今年十月,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网站,这个网站的首页上,用巨大的字体写着:
这个网站就是 NaNoWriMo,全称是 National Novel Writing Month, 国家小说写作月。在这个网站上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以后,我就像掉进了一个兔子洞里一样,开始了一段奇特的旅程。
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必须在十一月一日零点到十一月三十号晚上十一点五十九分之间,完成五万字的小说初稿。参与者可以每天在 NaNoWriMo 的网站上更新写作的字数。在截止日期之前达到五万字的就是赢家。就像这样:
整个十一月份,我都在向我周围的人反复解释我在做什么:是的,我在写小说。没有,并没有人会在十一月结束以后读遍三十万参与者的作品,也没有人从中选择优胜者。没有,写完五万字也没什么奖励,就是有个 pdf 版本的官方证书,名字和小说题目还要自己填进去。对,一个月只是写个初稿,离能给人看还有十万八千里。没错,只是因为我想写而已。
从1999年创办到今天,NaNoWriMo 已经举办了超过十五届。2014年,全球三十多万人参加了 NaNoWriMo 活动。来自六大洲的参与者们组成了六百多个地区分部,在社交网络和 NaNo 的论坛上发了无数个帖子,汇报字数,诅咒自己拖延症,为自己和他人的文艺创作摇旗呐喊。当然,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部小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2012年的二十五万参与者中,只有不到四万人完成了五万字的目标。
文学界和出版界从业者对 NaNoWriMo 最典型的批评是:一个月写一部小说,你逗我玩吧!据说,每年十二月,都有大量粗制滥造的五万字初稿,被业余小说作家们寄到出版社编辑的案头,成为让他们头疼的负担。
和大众印象中为一个字捏断几根胡须的饱受痛苦的文学家相反,NaNoWriMo 宣扬的是一种看起来十分轻浮的写作方式:打开推特,跟随着官方码字鼓励师(@NaNoWordSprints)的号角,进行一次又一次从五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的 Word Sprint,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字数。如果实在没有灵感,由全球各个地区的志愿者轮流管理的鼓励师账户还会随机抛出可供参考的小想法。比如一个小时以前的这条推:
NaNoWriMo 最重要的概念是:Your story matters. 把目标崇高化,把写小说上升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程度,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方法。但是具体来说,全世界几十万男女老幼伏在案头一个月,创造出无数个暮光、饥饿游戏、冰与火的游戏或者哈利波特的 fan fiction,到底怎么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这其中并没有一个很严密的逻辑。
即使不讨论写作的质量,NaNoWriMo 把本来极为私人的写作过程最大程度地社交化了。参与者们在推特、脸书和所有社交网络上连续一个月发布自己的写作进度,在NaNo的网站上更是有成千上万条参与者们相互交流的论坛帖子(我也很恬不知耻地在微博上发了几天字数统计,在完成五万字初稿之后,更是在朋友圈发帖,骗了十几个赞)。这种多少有些自恋的行为真的有助于有价值的文艺作品出现吗?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不想写小说的人;想写小说,于是写小说的人;虽然想写小说,却不写小说的人。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深谙第三种人的痛苦。在那些天气逐渐凉下来的秋天的夜晚,我看着窗外飘落的黄叶,为时间的流逝暗自神伤。
一天早晨,我从梦中醒来,猛然觉得,如果再不写小说,恐怕永远都写不出来了。这种突如其来的紧迫感把我推入了焦虑的深渊。
NaNoWriMo 把我从焦虑中拯救出来,体会到了克服拖延症的美妙感受。我不再是被情绪和即时满足的冲动控制的玩偶,我拥有主观能动性,既有毅力也有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完全可以在晚上九点决定打开 Evernote,写作两个小时(或者(写作半小时,刷推特半小时)*2),然后睡觉。
我正在写的这个玩意当然不会是 the next great American novel ;对于这个过去的十一月写作的水准和其中的种种缺陷与漏洞,我也有清醒的认识。但是一个月以前脑子里那个模糊的想法,已经变成了十分具体的五万个汉字,安安分分地躺在硬盘里,等着我去进一步优化、改善。
这个十一月三十日的晚上,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作家,也许不会。但是我会接着尝试。最重要的是,我学会该怎样迈出下一步,那就是:打开计时器,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写满半个小时,然后把手指放在键盘上,不等铃声响起绝不放松。